走过长长的青石小路,一座古朴的书院坐落在山腰。
四周围绕着一片片修竹。
书院正门匾额上书有“静远书院”四个大字,字迹遒劲有力。
门口有几位书童正在扫地,见到两人到来,连忙上前行礼。
谢景带着谢珏来到一个书堂门口,还没进去,就听到里面传来响亮的说话声。
“那部《周官注》是否仍在架上?”一个低沉而带些磁性的声音。
紧接着是谷夫子的声音,“自然在,等会我给你拿。”
谢景抬手轻敲了两下门框,唤了一声。
“学生谢景,带弟弟来见谷夫子和沈夫子。”
门内的声音顿时停下,片刻后,木门被人打开。
两人踏进屋中。
堂内陈设简朴,书架上整齐摆放着许多古籍。
书堂正中的书案后,坐着一名中年男子,神态清朗,双目如炬。
身着淡灰色长袍,脸上带着笑,看起来很好相处,正是沈夫子。
沈夫子比谷夫子年轻许多,如今不到四十。
谷夫子却已经六十。
两人抬眸看向谢景和谢珏。
目光落到谢珏身上,顿时一怔。
谷夫子一脸惊讶。
他上下打量了小小的谢珏好几遍,嘴巴微张,半晌才说道:“谢景,这个……就是你弟弟?”
这么小!
这,这才五岁啊。
这样的孩子应该还在开蒙吧。
怎么能来书院读书呢?
他字认全了吗?
之前谢景跟他说,带他弟弟过来。
原以为估计会和谢景年岁相差不大,八九岁的样子。
谁知,他竟然带了一个奶娃娃过来!
谢景看出谷夫子的意思,立刻道:“先生,我弟弟早已开蒙,千字文已经学完。他的记性很好,认字不成问题。”
“而且,他对珠算格外擅长,小小年纪便能心算许多复杂的账目。学生这才斗胆带他来,希望沈夫子能稍加指点。”
谢珏见状也连忙行礼,脆生生地道:“谢珏见过谷夫子,沈夫子。”
谢砚礼此时眉头忽然一皱。
走到她身边,伸手搂住她的腰,“我们好像都忘了一件事。”
秦九微转头看向他,疑惑道:“什么事?”
“那个假夫子。”谢砚礼正色道:“谢珏今日去静远书院,不知何时回来,这件事自然不能让他知道。”
秦九微听后,神色也严肃起来。
这假夫子,是一定要留下的。
他背后之人还没查到。
顺着他,也能找到其他线索……
“今天先让他休息一天,明天再从长计议吧。”
秦九微转头,吩咐侍女去告知他。
谢珏将书箱合上盖子,拍了拍手,歪着头问道。
“父亲母亲,你们要不要跟我一起去?”
“母亲就不去了,你一个人去就好。”秦九微轻声说道。
“去见见沈夫子,好好表现,记得听夫子的话。”
她语气中满是鼓励。
这是谢珏第一次外出。
他必须要试着迈出这一步,以后才能走得更稳更好。
好在,这一次有谢景陪着。
总归不会出什么大问题。
谢砚礼出声道:“我等会要去文渊阁。”
“好吧,那我就跟二哥哥一起了。”谢珏听了,嘴巴微微一撇。
秦九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:“嗯,乖乖听你二哥哥的话。”
一个时辰后。
谢景和谢珏乘车一路行至静远书院。
车夫将车停在山脚,兄弟二人下车后。
走过长长的青石小路,一座古朴的书院坐落在山腰。
四周围绕着一片片修竹。
书院正门匾额上书有“静远书院”四个大字,字迹遒劲有力。
门口有几位书童正在扫地,见到两人到来,连忙上前行礼。
谢景带着谢珏来到一个书堂门口,还没进去,就听到里面传来响亮的说话声。
“那部《周官注》是否仍在架上?”一个低沉而带些磁性的声音。